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111/3/2/1375669/1.html
中廣網安陽12月2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0時23分報導,昨天(27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佈:曹操墓在河南安陽被確認,曹操墓到底在何處的千古之謎終于被破解。曹操墓發掘現場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現在曹操墓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保護?何以認定安陽縣西高穴村的墓葬就是曹操墓?記者江天此刻正在曹操墓的發掘現場進行採訪,現在我們來連線江天,瞭解發掘現場的最新情況。
主持人:你現在能否給我們描述一下曹操墓發掘現場的情況、包括周圍的環境等等?
記者:我現在就在安陽縣西高穴村的曹操墓發掘現場。在現場我們可以看到,曹操墓發掘現場實際有兩座正在發掘的大墓。分別為一號墓和二號墓。其中二號墓就是已經發掘出來的曹操墓。一號墓現在仍然在發掘過程當中,現在我就可以看到考古人員正在冒著嚴寒進行考古工作。現在兩座大墓的上方都已經建起了長60米,寬27米的鋼結構的大棚,大墓的周邊也已經用圍牆圍擋起來,安陽的公安部門已經開始24小時進行武裝保護。
曹操墓的位置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的南部,應該說是緊鄰西高穴村,曹操墓距離西高穴村大概只有不到100米的距離。在曹操墓的西側是一個磚窯取土所挖出的大坑。站在曹操墓向西看可以清楚地看到綿延的太行山餘脈。
主持人: 我們都很關心曹操墓到底都出土了那些東西?何以認定這裡就是曹操墓呢?
記者:據瞭解,現在出土了器物200多件,包括金、銀、銅、鐵、玉、石、古、漆、陶、雲母等多種質地。器內主要有銅帶鉤、鐵甲、鐵劍、玉珠、水晶珠、瑪瑙珠、石龜、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等。最重要的隨葬物品極為珍貴一共有8件,分別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銘文。在追繳該墓被盜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項石”銘文,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為研究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歷史依據。
實際上,認定曹操墓是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相結合而得出的一個結論。一、這座墓葬規模巨大,總長度近60米,磚券墓室的形制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級墓葬類似,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稱;該墓未發現封土,也與文獻記載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情況相符合。二、墓葬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遺物具有漢魏特徵,年代相符。三、墓葬位置與文獻記載、出土魯潛墓誌等材料記載完全一致。四、文獻還明確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他臨終前留下《遺令》:“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也在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証:墓葬雖規模不小,但墓內裝飾簡單,未見壁畫,盡顯樸實。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証皆為曹操平時“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裝飾品也應是曹操日常佩帶之物。五、最為確切的証據就是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証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六、墓室中發現的男性遺骨,專家鑒定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應為曹操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