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qq.com/a/20100115/000275.htm

1月14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北京舉行“聚焦曹魏高陵”公共考古論壇,以超豪華的專家陣容,對備受關注的河南安陽西高穴大墓,也就是曹操墓進行了全方位的學術解讀,對公眾的質疑,從考古學的角度進行了一一回應。

  這8位專家都進行了實地考察,並得出結論。他們分別是:從事夏商周研究的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從事曹操墓挖掘的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潘偉斌,長年從事漢魏洛陽城遺址發掘的錢國祥研究員,漢唐研究室主任、常年擔任鄴城發掘的朱岩石研究員,專門研究古代銘刻的權威專家趙超研究員,從事漢魏墓葬研究的研究員劉振東,從事科學測年的張雪蓮研究員,古代人骨鑒定和人類學研究員張君。

“石牌造假”說不成立

  趙超表示,現在指證墓主為曹操的一個重要證據,是寫有“魏武王常用”的石牌。這個“魏”字,在“委”和“鬼”中間加了一個“山”字。這是秦漢時期的標準寫法,但大概在魏晉以後就改變了,南北朝時期的北朝的書寫材料裏“魏”字就把“山”字移到“鬼”字上面去了。到北魏時期,這個“山”字完全消失了。這可以幫助我們斷定,這個應該是東漢到魏晉時期的東西。

  有一個石牌寫有“木墨行清”四個字。東漢中期到曹魏中期,人們把廁所都叫“行清”。當代人大概沒有這麼高的文化水準和文獻知識,來造出這個詞。

  在石牌裏還發現了“樗蒲”兩個字,“樗蒲”是一種古代賭博的遊戲,出現在東漢初期,在曹魏、南北朝時期是非常流行的,這樣的資訊也可以提供準確的斷代依據。

沒有鼎和玉衣,符合歷史

  劉振東說,不同的朝代墓制不同,禮制也不同。

  在夏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墓道。到了西周時期,出現了多重棺槨,也出現了用鼎制度。東周戰國時期,地上形成了一套陵園設施,用鼎制遭到破壞。到了兩漢時期,形成了一套新的喪葬等級制度。一般叫做漢制。

  從目前挖掘的東漢墓來看,西高穴大墓繼承了東漢多室磚墓的特徵。但又和東漢王陵存在明顯的區別,它沒有回廊。所以,這個墓從時代上看處於漢制向晉制演變的時期,時代定在東漢末,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玉衣,在兩漢很流行,但是曹魏時期,就消失了。因為兩漢時推崇儒家,講究孝道,再加上經濟發達,厚葬流行。但經過東漢末年的戰亂,三國時期的國力沒有兩漢時期強盛了。於是,曹操開始提倡薄葬,這造成了魏晉以後薄葬的興起。

DNA確認身份沒操作性

  張君說,人去世後,DNA分子會很快降解,這和活體不一樣。也就是說,死後遺傳物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減少。

  做骨DNA分析對人骨材料有要求。比如它最好是保持出土時的狀態,並立刻由專人提取,不能用水清洗。人骨DNA很容易受到現代人的污染或者其他人的污染。

  考古學家對西高穴大墓男性個體進行了評估。第一,人骨材料保存太差了,量很少,而且是從泥裏面撈出來的,水洗過。第二,多次盜墓,已經不能排除古代和現代人的DNA污染。第三,尋其後代已難以確保可靠性。第四,技術上,目前國內對古代DNA分析還存在相當大的困難。總體而言,用DNA確認曹操身份沒操作性。

碳14測年法缺乏材料

  張雪蓮說,上世紀50年代建立的碳14測年方法,迄今為止是考古學、地質學中應用最為普遍的測年斷代方法,其測年誤差相對比較小。以前我們也曾將碳14測年用於墓葬的斷代,一個是在夏商周斷代工程期間,測定山西天馬曲村晉侯墓的年代,一個是對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國遺址的測定。兩個墓的誤差,與文獻記載相比不超過20年。

  碳14測年法也不是萬能的,使用它要滿足幾個條件。它對於樣品的選取要求很嚴,不能受到污染,而且樹輪年代的校正曲線需要比較陡直。具體到曹操墓,校正曲線坡度比較緩,誤差會相對較大。墓葬裏殘餘的傢俱、木屑、衣服都可以用來測年。如果能找到一點兒木屑,哪怕是非常小的量也可以。但是目前那些都腐爛了。

並非蓋棺定論,還需驗證

  王巍表示,任何考古發掘,完全認定是有相當困難的。除非這個墓葬,第一,沒有被盜;第二,出土的文字把死者身份講得非常清楚。這個墓葬由於被盜掘了,想要蓋棺定論是非常有困難的。但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根據發掘,提出一個階段性的認識是可以的。即使把它認定為曹操高陵,實際上也不是最終的結論,也還要隨時準備接受新的考古資料的驗證。

  墓葬認定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根據現在的情況,一號墓的規模大小遠遠小於二號墓,所以不大可能另外一個墓室是曹操。隨著對一號墓的發掘,對周圍遺跡的調查,考古工作者還要對它進行不斷的補充。結論性的意見,會在經過充分的工作之後公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淵更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