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南北朝的動亂

 

鐮倉幕府成立的基礎,是以莊園或公有土地為地盤的御家人。地方領主為了保持其權勢,不似往日之將其領土分給諸子而改成嫡長子繼承制,其餘庶子則成為部屬。但是隨著世代的繁衍,有一些庶子不能成為部屬,而跟隨其他有財勢的御家人或名主(非幕府直屬的領主)。又由於商品、貨幣較前流通,都市的生活方式滲透鄉間農村,武士的消費習慣改變,土地的收益已經無法支應,他們不得不向其他御家人或高利貸告借,御家人與名主之間開始出現兼併的情況。其中莊園內武士式名主,開始將其他獨立的中小名主納入其下,由於他們採取抵抗幕府或其他莊園領主,時人稱之為「惡黨」。
  
另外,面對幕府由北條氏掌權,並逐漸向「得宗專制體制」發展的局面,地方上一般御家人階層與直屬得宗家的武士開始對立,中央則是北條氏與其他氏族對立。在這樣的情勢下,在後醍醐天皇主持下,於1324年開始討伐幕府的活動,其間面臨數次失敗,後醍醐天皇甚至被流放。但在1333年,由於足利尊氏的倒戈,使得局勢轉變;最後,奉檄討伐幕府的軍隊攻陷鐮倉,消滅北條高時等人,幕府滅亡。
  
鐮倉幕府滅亡後,公卿集團與武士集團的矛盾使得日本又陷入長期的動亂。這是因為公卿將主政視為必然,對武士採取疏遠態度;而武士雖然對於政治較不關心,但重視領土的分封與一家的榮升。因此,眼看只有公卿勢力發展,自己所期待的恩賞並未獲得,所以心生不滿。再加上公卿無法迅速解決戰後的亂局,行政缺乏效率,加深了武士及一般民眾的叛離意識。於是武士集團便在足利尊氏的領導下,與皇室及公卿集團所領導的朝廷對抗。於1336年攻入京都,幽禁後醍醐天皇,自任征夷大將軍,開幕府於室町,重建武士政治體制。其後,後醍醐天皇逃往吉野(奈良縣)。此後57年,日本政權便有以吉野(南朝)、京都(北朝)為中心的兩個朝廷,進入南北朝時代。

 

足利將軍家家紋(足利將軍家家紋) 

 

 

足利尊氏(騎馬武者像) (足利尊氏(騎馬武者像)

 

 

二.創建過程:

 

南北朝內亂可分為四個階段,亦可視為室町幕府創建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336年到1347年。此階段的發展是1339年後醍醐天皇病逝,1340年南朝經營東國失敗,加上尊氏瓦解支持南朝的武士、寺院與神社,而造成南朝的軍事力量幾乎喪失,1347年足利軍攻入吉野,吉野行宮全毀。在北朝之中,足利氏也逐漸掌握實權,然而尊氏儘量與公卿寺院、神社勢力妥協,欲以和平方式奪得政權,故有財勢的寺院、神社之莊園領主的力量得以維持,但卻成為武士彼此對立的原因。
  
第二個階段是到1358年尊氏去世為止。此時期的特徵是武士之間的內鬨,由於對於欲建立獨立領主制的小領主階級(為逃避原先莊園領主的各種負擔)的態度不同,使得足利尊氏(主張加強守護之權)與其弟足利直義(主張妥協)對立,導致尊氏為討伐直義而降於南朝。結果是1352年直義敗死於鐮倉,而武士內部的傾軋,使得南朝得以苟延殘喘下去。
  
第三個階段是到足利義滿於1368年就任第三任將軍為止。這段時期的發展是地方的守護與「國人」(國衙領土內的居民)階層,各自發展其實力,逐漸成為雄據一方的勢力,使得日本成為「守護領國」的情況。
  
第四個階段是足利義滿就任將軍後,確立採取軍事專制體制的時期。在守護領國的秩序下,國內逐漸分成幾個大的勢力而較為安定。1391年,足利義滿在打倒割據一方的大守護山名氏之後,得以鞏固幕府的專制權;並以此為基礎,於1392年時逼南朝的後龜山天皇讓位,使得義滿所擁立的北朝後小松天皇成為名義上的共主(自是而後,其子孫世代為天皇,直至於今),也終止了長達57年的南北朝時期。
  
1378年時,足利義滿在京都的室町營建了一所壯麗豪華,頗有公家風味的宅邸-「花之御所」,所以歷史上稱足利家所創建的幕府為「室町幕府」。另外,1394年足利義滿利用位於河內國的領地交換獲得「北山第」山莊,並開始大興土木整理改建。隔年他卸下征夷大將軍職位,讓給其子足利義持,並出家入道,只保留太政大臣的頭銜督政,1397年他將北山第改名為「北山殿」,作為自己修禪的場所。由於義滿將北山殿中舍利殿修築得金碧輝煌,當時的人就稱之為「金閣殿」。義滿死後,其子遵照他的遺願,將北山殿由宅邸用途改為禪寺,並以義滿的法號命名為「鹿苑寺」,就是現在眾所周知的「金閣寺」。

 

足利義滿 (足利義滿)

 

金閣寺 舎利殿 (金閣寺.舎利殿)

 

三.政治制度:

 

1.「三管領」與「四職」的設置:

 

室町幕府和鐮倉幕府一樣,以代天皇統治全國的思想,設立各種機構與官職。將軍仍是幕府行政的最高負責人,綜理一切政務。其下置「管領」,類似鐮倉幕府時的「執權」,目的在輔佐將軍處理政務,為了防止如北條氏的擅權情況發生,並產生相互制衡的效果,所以管領一職例由足利氏一族的斯波、細川、畠山三氏輪流擔任,謂之「三管領」。
  
管領之下仍有侍所、問注所、政所等機構。其中以侍所最為重要,負責處理足利氏御家人的統制與刑事訴訟,其首長為「所司」,例由山名、一色、京極、赤松四氏擔任,謂之「四職」。透過「三管領」與「四職」的設置,幕府得以籠絡這些守護大名。
  
問注所為保管幕府紀錄文件,負責處理文書之謬誤、偽證、證件遺失等訴訟之審理工作,其首長稱為「執事」。政所與鐮倉幕府處理一切政務有異,為主持幕府財政,並審理有關買賣、借貸、質押等方面的問題,其首長亦稱為「執事」。
  
另外在鐮倉地方設有「關東御所」,其下有「關東管領」。關東御所由尊氏次子基氏及其子孫世襲,管轄日本東部、東北部地方,除了守護由將軍任免外,其他事務均委由其手,有與幕府相同之機構,結果造成之後不時有關東管領與室町幕府對立的亂事。此外,在九州設有「九州探題」,東北地方設有「奧州探題」、「羽州探題」等官職,也都由有力的守護大名世襲擔任。

 

2.地方上的守護領國制

 

與鐮倉時代一樣,室町幕府在諸國置守護、地頭,惟其性質與鐮倉時代有異。鐮倉時代的直屬幕府的守護與地頭,俱為將軍的御家人,有主從關係。但在室町時代,為對抗南朝,將軍需要他們的協助,形成一種聯合的政權,他們對將軍無絕對服從的觀念,端看利害關係來決定如何行事。諸國守護也由原本軍事的機構,逐漸吸收國衙所屬機構的權力(行政、財政、警察等),將莊園納入其統治之下,並且透過世襲強化其勢力,這樣的情況被室町幕府納入體制之後,稱為「守護領國制」,也稱為「守護大名」。

 

四.經濟制度:

 

1.貢舶貿易與「勘合船」:

 

十三世紀末元軍東征之際,中日關係雖曾有過短暫的緊張局面,但是隨著戰事的結束,彼此之間的交通貿易又恢復以往的頻繁。值得注意的貿易模式,是日本方面為了籌措營建寺院的經費,而派遣專門的船隊進行貿易。如足利尊氏曾於1341年為營建京都的天龍寺,而派遣由博多商人組成的「天龍寺船」前往元朝貿易。同一時期,日本西國的商人與武士也到朝鮮半島或中國從事私人貿易,但是當他們無法順利交易或交易不利時,便採取搶奪行為,這些人被稱為「倭寇」。隨著南北朝亂局的持續,這種情形逐漸顯著,因為他們亦商亦寇難以分辨,加上遇到軍隊的追剿就會逃回日本,所以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國與朝鮮半島的沿海因而無法平靜。
 
元朝末年,中國群雄割據,甚至有些地方勢力還與倭寇互相合作,一直到1368年明朝建立,才開始著手處理倭寇問題。明太祖朱元璋採取的是消極的海禁措施,頒佈禁令,不准中國人「下海通番」。這樣的措施雖然讓倭患稍微減輕,制止了中國人「假倭為亂」的部分,但是來自日本的「倭寇」並未完全解決。明朝的海禁政策使得中日貿易受阻,對幕府極為不利。在足利義滿控制全國後,就開始積極地向明朝尋求合法的貿易關係。 
 
明太祖在位期間(1368~1398),對於日本採取防備的態度,所以雖然義滿遣使節遞交國書,但是被拒絕。直到明成祖朱棣奪得政權,才開始進行以朝貢為名義的貿易,又稱為「貢舶貿易」或「朝貢貿易」。由於對日本國情不明,所以明朝稱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並賜予「日本國王」金印與「勘合底簿」,於是明朝成為日本的宗主國,這種朝貢關係並不是對等關係,但是對於需財孔亟的室町幕府來說,外交上的身份地位不重要,重要的是藉由按時到明朝朝貢,可以進行正式的合法的貿易。對於明朝來說,則是要求義滿能夠取締倭寇,或送還被倭寇所擄之中國人。
 
按規定,日本每十年一貢,人止二百,船止二艘(後擴大為人不過三百,船不過三艘)的規模,由幕府將軍以「日本國王」的名義,向明朝奉表稱臣納貢;船隊在進入中國港口之後,必須查驗「勘合底簿」上的文號關防是否正確,無誤後使節團便可以經由明朝的大運河系統前往京師(一開始為「南京」,之後為「北京」)遞交國書與貢品。遞交國書與貢品之後,會獲得明朝朝廷的優渥賞賜,這部分的利益是屬於幕府將軍的。同時,其他船隊或使節團的隨行人員則可以在港口寧波或京師進行被官方同意的貿易,由於使節團經過的地方都是中國繁榮之地,他們來回之際,也促成交易的繁榮。

 

仿明仇英倭寇圖,黃正龍繪 

(仿明.仇英-倭寇圖,黃正龍繪)

 

 

2.經濟制度的內容:

 

鐮倉幕府是以其直屬領地的收入作為財政基礎,並隨其需要而得向諸國之守護、地頭課徵稅賦。然而室町幕府對於守護與地頭的統制並不徹底,故其主要經濟來源為分散於各地的二百餘處之「御料所」,即直轄領地,由將軍的近臣以「代官」的身份負責管理,並代徵「年貢米」、「年貢錢」,作為將軍家之生活費與「代官」之俸祿。必要時,雖然也向諸國之守護與地頭課稅,但他們未必聽命。
  
為了增加稅收,室町幕府開始重視對商業稅的徵收。如在畿內的交通要衝設「關所」,對往來的商販徵收「關前」,在渡口收取「津料」。並且對京都內外的「土倉」(當舖)與「酒屋」(酒坊),課徵「倉役」與「酒屋役」。也會透過各地的守護、地頭向成為課稅對象的田(「公田」),徵收「段錢」;向成為課稅對象的的民房(「在家」),徵收「棟別錢」。如臨時有事需要經費而無著落,有時也向「有德人」(富者)借貸。幕府財政自始即很不安定,為了解決經濟拮据的問題,乃對明朝從事貢舶貿易,此項收入逐漸成為幕府的最大財源。

 

五.「應仁之亂」與戰國時代的來臨:

 

1.戰國時代諸大名的作為:

 

自南北朝起至戰國時代,下層階級崛起而凌駕其主子者,時有所聞,或以武力,或以其他方式取代原屬主人的地位,亦即以下凌上,被稱為是「下剋上」。此一風潮說明了封建社會發生變動的特殊現象。具體言之,就是古代的朝廷、公卿勢力沒落,封建初期的幕府、守護之權威掃地,門閥血統(公卿)的價值降低,而變成具有經濟、武力等實力者方能享有權勢。
  
在應仁之亂以後到織田信長(1534~1582)、豐臣秀吉(1536~1598)之織豐政權誕生為止的一百年間,以實力獲得地位的戰國大名割據各地。戰國大名最大的願望就是打倒四周的敵人,然後挾天皇以令諸侯,稱霸天下。所以其治理領國都在戰時體制下,首先設法安定民生,並以此為前提謀求達到富國強兵。因此,他們都採取嚴厲的法治主義,實施此種政治標準的法令,則稱為「分國法」、「國法」、「家法」、「壁書」等。他們制訂此種法令的目的在於:
  
(1)、使大名的權威具有絕對性;  
(2)、嚴格管制其家臣團與農民;  
(3)、家臣團的婚姻、繼承、通信等,採許可制  
(4)、與「國」外的交通作嚴格的限制;
(5)、嚴厲執行維持治安上的刑罰,使其領國內的民眾瞭解其戰時體制下獨裁政治的方針。  

 

甲州法度眷首 

(信玄.甲州法度眷首)

 
 

 2.「應仁之亂」的爆發與影響:

 

儘管足利家在政治與經濟方面努力維持政權的存續,但是社會結構的變動仍然衝擊了足利幕府的統治。幕府在足利義滿時期實施軍事專制體制,強化了足利一家的政治實權,但是在本質上仍然是各守護大名的聯合政權,幕府將軍則是這一聯合政權的領袖。義滿之後,幕府將軍逐漸成為名義上的領袖。雖然足利一家沒有像鐮倉幕府一樣,大權旁落北條氏,三代即亡;但是由於關東管領的對抗,各守護大名之間的爭戰,使得足利幕府越來越不能控制地方。
  
各國守護大名針對其領國的統治,也同樣不安定,他們所能直接支配的農民只有其原有領地,其他則委由各地的小名主,而這些小名主也逐漸侵蝕守護的支配權。
  
就在幕府對守護支配動搖,守護對其領地支配動搖的社會背景下,應仁元年(1467)在京都爆發了武士集團的大會戰。應仁之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因為將軍家的繼承問題發生爭執,當時武士集團分成兩個陣營,東軍以管領家細川勝元為首,挾天皇、將軍自重,擁兵十六萬;西軍則以當時四職的重鎮山名持豐(宗全)與守護大名大內政弘為首,擁兵十一萬。在1467年到1477年這十年間,雙方在京都僵持不下;最後在勝元、持豐相繼病死,政弘返回自己的領國之後,雙方部隊才散。由於主戰場在京都,造成京都的殘破,公卿們被迫逃離京都,幕府權威完全掃地,諸國守護愈加獨立。從應仁之亂開始,有百年的時間群雄互相攻伐,擾攘不安,史家稱之為「戰國時代」。當時足利幕府仍在,但是已像天皇一樣,僅有政治號召的價值。像面對此一亂局的第八代將軍義政(1436~1490)即無意於政治,甚至在戰亂中,還於京都東山經營別墅「銀閣寺」。其後歷代將軍雖欲重整幕府威勢,但始終無法成功,幕府權威一落千丈。

 

應仁之亂爆發地 

(應仁之亂爆發地{京都市上京區御霊前通烏丸東入、上御霊神社鳥居前})

應仁之亂細川勝元 (東軍首領細川勝元)

應仁之亂山名宗全 (西軍首領山名宗全)

 
3.室町幕府的滅亡:
 
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即位後,長期受到權臣三好長慶的控制,但仍一心想要恢復幕府權威,於是開始進行政治活動,積極調停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島津貴久與大友宗麟、毛利元就與尼子經久等大名之間的相互衝突以展現權威,並且邀請織田信長與上杉謙信赴京都,而這些行為不外乎都是展現幕府大將軍的權威。上杉謙信與織田信長也應將軍的邀請先後上洛謁見將軍,並且答應要幫助將軍恢復幕府的權威。

 

但是足利義輝的活動也導致了控制近畿地區的三好長慶的家臣松永久秀與三好三人衆的不滿。松永久秀在三好長慶死後把持三好家實權,有意將足利義輝罷黜,改立自己操縱下的足利義榮為將軍。1565年松永久秀偕三好長慶之子三好義繼與三好三人衆等攻入將軍所在的御所二條城,雖然足利義輝有劍聖上泉信綱與塚原卜傳等人傳授劍術且有劍豪將軍的名號,但因事發突然而寡不敵眾,而被松永久秀等人殺害。

 

足利義輝被叛臣弒死後,年輕時曾入佛門的弟弟足利義昭被細川藤孝等家臣擁立為將軍而還俗。足利義昭曾經流落於六角承禎、武田信豐與朝倉義景等大名處以求復興室町幕府,但都沒有成功,而且被蔑稱為「貧乏公方」。後來在得到織田信長的協助之後,1568年義昭進入京都,正式成為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將軍。但是之後織田信長便擅自擴大權力並限制足利義昭的行動,足利義昭便與武田信玄、毛利元就、上杉謙信、朝倉義景、淺井長政、本願寺顯如等大名聯合反制織田信長,形成對織田信長的包圍網;1573年織田信長舉兵將足利義昭放逐河內,室町幕府因而滅亡。

 

足利義昭的將軍職位並未真正解除,被流放的義昭前往投奔毛利輝元。之後投靠豐臣秀吉;平民出身的豐臣秀吉曾經求為足利義昭養子,以便取得武家身份建立幕府政權,但為足利義昭拒絕。1588年義昭出家,並辭去征夷大將軍一職,後於1597年過世。

 

足利義輝 (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

 

足利義昭木像 (末代將軍足利義昭木像)

 

 

*資料來源:

http://culture.edu.tw/history/menu_photomenu.php?menuid=16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淵更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