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號的誕生,始於漢武帝19年,稱為「建元」。之前的皇帝則只有年數,並無年號。後來則又有以紀念國家政權名稱為名的紀年,如北韓的「主體」、中華民國的「民國」。目前仍使用皇帝年號的是日本今上天皇,今年是平成21年;仍使用國家年號的是中華民國,今年是民國98年。

如果以皇帝一開始所立之年號,一直使用到他駕崩死亡的話,最長的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康熙」,一個年號用到底,共61年,與皇帝的在位年數相始終。如果是以國家成立後開始使用的,而排除後來才追加改用的廣泛性且非專屬的紀年,如「西元」(西元6世紀時才追加使用)、「佛曆」(ex.西元1954年才使用)、「回曆」(不清楚何時使用,但絕不可能是西元622年就開始)等等,目前最久的是中華民國的「民國」,至2009年時已是98年了。

但是,如排除掉與皇帝生死相始終、廣泛性紀年這兩個因素的話,被使用最久的專屬年號應該是「崇禎」。一般照道理來講,如果亡國或者皇帝去世,年號也會隨之終結。但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自殺殉國後,「崇禎」這個年號不但沒有終結,反而一直被朝鮮的李氏王朝使用了二百多年。這主要是因為在崇禎10年,朝鮮李氏王國雖因清國的強大政治、軍事壓力而被迫向皇太極稱臣,但文化、制度上受明朝影響極深的朝鮮王國,表面上歸順了清國,私底下還是將明朝視為宗主國,認為滿人是沒有文化的夷狄、犬羊,稱清帝為「胡皇」,清使為「虜使」。皇帝死了年號卻還被繼續使用, 類似的例子還有南明桂王的年號「永曆」,永曆16年(西元1623年)桂王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但其年號仍然為在台灣的鄭氏政權所沿用,直到永曆37年鄭克塽降清為止。

明朝後來在西元1644年滅亡了,但朝鮮仍舊不忘前明,陽奉陰違,繼續沿用明朝年號,並隆重祭祀前明歷代皇帝,特別是洪武、萬曆、崇禎三帝。李朝國王孝宗李淏(1619-1659)甚至還曾計畫北伐,打算聯合日本江戶幕府、中國南明,反清復明。他曾對大臣說:「群臣皆欲予勿治兵,而予固不聽者,天時人事,不知何日是好機會來時。故欲養精兵十萬,愛恤如子,皆為敢死之卒,然後待其有釁,出其不意,直抵關外,則中原義士豪傑,豈無回應者!」(孝宗大王實錄)

朝鮮表面上對清朝的公文或賀表使用清朝的皇帝年號,其內部公文,如王陵、宗廟、文廟祭享之文,除了用干支紀年和國王在位年數外,大量兼用崇禎年號,地方官上的疏章、箋文也是如此,私人的著述中刻書所用年號,一樣普遍的書寫崇禎xx年。非外交的場合,清朝的年號很多都被棄而不用。

隨便舉一個例子,朝鮮士大夫金昌集(1648-1722)的著作《夢窩集》,他所使用的年號為「崇禎紀元九十三年」,但那時候是康熙59年(西元1720年),距明亡已75年了。到了清末,仍有人使用崇禎年號,寫的是「崇禎二百六十五年」,當時是光緒18年(西元1892年),台灣被割讓給日本的三年前。

所以,如果以上面兩個條件,不要嚴格來看的話,包括官方或私人,”普遍”被使用最久的年號,應該是「崇禎」,它至少被用了265年。

崇禎93年(胡帝還沒死的康熙59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淵更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