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只要問到台灣在那些競技項目有機會在奧運殿堂奪牌,大家通常想到棒球、舉重、羽球、 桌球、跆拳道,但永遠不會有人想到一個項目: 體操

不過經過了這次奧運,我們可以很有自信的將體操列入未來重點奪牌項目了。而這條路, 台灣走了20年!

台灣體操這20年的發展,恰恰跟李智凱這個世代的崛起有關。大家知道台灣第一次有人參加奧運體操項目是多少年前的事嗎?

1964年的東京奧運

然後,到了2000年雪梨奧運,才又有林永錫參加,中間已經隔了36年。這一年,李智凱4歲,2005年,《翻滾吧!男孩》上映,似乎預告了台灣體操在21世紀的進步。2016年,李智凱參加了里約奧運,相隔16年台灣再度有人於奧運出賽。

 

這還只是出賽,而不是奪牌。

 

體操在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就是比賽項目,歷史悠久且從未中斷。最高級別的賽事有兩個: 奧運以及世錦賽。

競技體操男子有六個項目:地板體操、鞍馬、吊環、跳馬、單槓、雙槓。 女子目前是跳馬、高低槓、平衡木、地板體操四項。競技體操分四種:團體及個人資格賽、個人全能決賽、 團體決賽、單項決賽。以近代奧運來看,男子體操可以產生24面獎牌,女子體操可以產生18面獎牌,算是獎牌大倉庫之一。但長期以來體操都是前蘇聯、共產國家的禁臠,西方國家勉強可以抗衡,其他國家基本上只能吃渣。不要說台灣,亞洲國家除中國、日本以外,可以參加就很高興了,想要奪牌難上加難。

亞運倒是拿過獎牌,但在雅加達亞運之前的67年間,也就只拿掉七面,而且都是銅牌。台灣在世界體操界哪時不是弱而已,根本就是空氣,基本上完全被無視。奧運連參加都很難,世錦賽倒是還好,但在2018年以前,台灣也就只有一個人在世錦賽拿過獎牌,哪就是1993年的張峰治,他在跳馬項目取得銀牌,是台灣第一人。

沒想到他跳馬,也跳機。

1994年澳洲布里斯本世錦賽比完,搭機返國前一天晚上他不知蹤影,隔天他也並未出現,釀成當年震撼體壇的「跳機事件」,體操隊因而遭政府禁賽。

現在李智凱的恩師林育信,當年正是張峰治的隊友,在生涯顛峰之際遇到這件事,後來又收到兵單,連續兩年無法參加國手選拔,在黃金年齡無法繼續維持訓練、出賽,導致他提早放棄選手生涯,30歲回到母校公正國小訓練體操隊。

不過上帝關了這扇門,卻給他開了另一扇門,在公正國小,他培養啟蒙了出李智凱、唐嘉鴻、黃克強等好手,加上整個體操界的努力,台灣開始了有奪牌的曙光。

李智凱可以說是最好的範例。

事實上李智凱長期都是國內一條龍、國外一條蟲。他在國內的比賽都可以取得足以在國際比賽奪牌的成績,但只要一出國就會失常,顯然心理素質抗壓力不夠。

李智凱的強項是鞍馬,第一次大賽的初登板是2014年仁川亞運,鞍馬拿到14.55第九名 ,差0.1分進決賽,算是不錯的表現,沒想到之後卻是一連串失常與挫敗的開始。

2014年亞錦賽第45、2015年光州世大運兩次落馬第63名、2015年世錦賽第22名、2016年4月里約奧運測試賽鞍馬又失常,幸好利用全能決賽成績,驚險搶下里約奧運參賽資格(相 隔16年體操有人參賽)。但6月的葡萄牙大獎賽鞍馬又失常,僅拿下第20名,反而跳馬有打進決賽,但也只拿到第五。

男子體操基本是六項都要練,李智凱最有機會拿牌的是鞍馬,卻連連在國際賽失利,氣的林育信曾經在2016年葡萄牙大獎賽賽後當場罵李智凱: 都帶你來國際殿堂了,你還克服不了自己的心理恐懼,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低潮還沒結束,七月李智凱練習地板動作時不慎受傷,造成右腳脛骨末端骨裂以及右腳 腳踝韌帶撕裂傷,不得已只好放棄奧運個人全能比賽,只在拿手且不太用到腳的鞍馬項目中出賽。 結果,李智凱在四萬多名觀眾面前落馬,以資格賽第31名收尾,奧運初體驗狼狽挫敗。

不過跟之前不一樣的是,這次的挫敗反而讓李智凱谷底反彈、浴火重生,不僅是李智凱本人,整個台灣體操隊也開始綻放光芒。

2017年五月,李智凱又為左大腿內側撕裂傷開刀,幸好恢復不錯。6月新加坡公開賽以令人驚豔的「湯瑪士迴旋」,在鞍馬項目拿下第一名,是他第一個成人國際賽金牌(待查證) 。

好像開竅似的,2017年8月,李智凱在世大運以難度6.0、總分15.300分,超越里約奧運競技體操雙槓金牌得主奧列格·維爾尼亞耶夫的15.033分,在鞍馬拿下金牌。

15.300分更是 2016年國際體操總會修改計分規則後,鞍馬項目分數最高的世界紀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kaLc380PQ

 

也就是這一面金牌,李智凱暴得大名,從菜市場凱變成金牌凱;也就是這一面金牌,宣告包括李智凱在內的台灣體操,開始蛻變成為有競爭力的隊伍。

2018年,是台灣體操元年。

2018年雅加達亞運,唐嘉鴻拿下單槓金牌與地板項目銀牌、李智凱拿下鞍馬金牌(亞運首 面),陳智郁拿下吊環銅牌、團體第四名,創下史上最佳成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tChOTFYm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eL3T3PnJ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pbFyr8oKU

 

《體操》台灣體操這10年 都靠陳智郁在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eeryqB-sQ

 

2018年世錦賽,李智凱在鞍馬項目,以難度6.3,14.966分奪下銅牌。這是自1993年之後 相隔25年,台灣再度在世錦賽奪牌。(幸好他沒跳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0vPDv4Uulk

 

單槓項目,唐嘉鴻也拿到第五名,世上最佳。 而這一年的團體賽,台灣亦首次擠進前20,拿到第17名的成績。 因賽制改格,想參加東京奧運必須累積積分,因此要頻繁參加國際賽。 2019~2020年之間,李智凱拿下了三面金牌,積分90分,是所有選手最多,在2020東京奧運 參賽資格競爭遙遙領先。其中從世界盃德國站,李智凱開始將難度調到6.5,並以15.508 分拿下金牌,也是到現在為止個人最佳成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odhIou0rU

 

2019年世大運,李智凱再度以15.4分連霸鞍馬金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uovlxA5JM

 

唐嘉鴻也不惶多讓,在單槓項目拿下金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6RDHfRr91Q

 

這年世大運,台灣總共拿下2金1銀1銅,獎牌數排名世界第三,創下前所未有的成績。

個人的表現,也呈現在整個團體。

2019年斯圖加特世錦賽,男子團體在資格賽排名第8,取得東京奧運參賽門票,睽違56年 台灣體操再度成隊參賽。不僅如此,台灣在團體賽決賽積分更排名第六,創下史無前例成績。唐嘉鴻在個人項目也進入全能及單槓決賽,全能第11名,單槓第8。 20歲小將蕭佑然亦首次打進鞍馬決賽,拿下第7名。

女生這邊也終於有所突破,當年17歲的丁華恬以女子全能資格賽取得奧運參賽資格,為自 1964年洪丹桂以來第一人!她在地板所用出前無古人的起跳搭配轉向,已經被國際體操總 會認證為「丁丁跳」,成為史上首位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動作。 李智凱則更上一層樓,以難度6.5,總分15.433分,拿下銀牌,跟第一名只差0.1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rDeNiHx0po

 

李智凱崛起的過程,有一個高牆目前始終無法跨越,哪就是英國的Max Whitlock。

2020年東京奧運(21年舉行),李智凱以難度6.7,總分15.400獲得鞍馬銀牌,也是台灣第一面體操奧運獎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dFMQy-sEM

 

第一名大家都知道是誰了...... 李智凱難度都已經拉到6.7,卻還是贏不了他,說他是鞍馬之神也不為過。不過Max Whitlock比李智凱大三歲,下次奧運李智凱也是這個年紀,期待他更上一層樓。 唐嘉鴻全能決賽取得第7名、團體第10,雖無緣奪牌,但也都是台灣奧運史上最佳成績。 順帶一提,李智凱的成名動作湯瑪斯迴旋的創始人,已在2020年去世,享年64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Kgrcbsvag

 

台灣體操走了20多年才終於開花結果,期待之後不要斷了香火,後繼有人,更希望大家 繼續關注與支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淵更深 的頭像
    淵更深

    第78號雲淵閣

    淵更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